書名說的很清楚

是贏過經理人

從基本上就是要打贏經理人的績效

也打破很多關於基金投資廣告上的迷思

前半本主要重新建設正確的觀念(有別於其他的基金理財書)

後半本以實例來驗證一般4433,停利停損的實際效益

相較於台股 作者本來推薦美股

有不用手續費的基金 低廉的手續費以及健全的市場還有更多的選擇

注重風險以及投資費用更勝於經理人所說的還未實現的獲利

高風險高報酬所給予的獲利並不一定大於低風險低報酬

後者波動不大相對起來更能夠保本

所有的評價就如同4433法一樣 都是以過去的績效來評斷

未來是否表現良好 未必

注意一般基金的手續費以及管理費用

依照書中的諾貝爾得主給的計算 越少手續費用以及經理人管理費

相對於高的費用來說 獲利更好~

下面取自WIKI

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英語:Exchange Traded Funds),是一種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提供投資人參與指數表現的指數基金,中文一般翻譯為指數股票型基金(臺灣)、

交易所交易基金(中國大陸)、交易所買賣基金(香港)。ETF將指數證券化,投資人不以傳統方式直接進行一籃子股票之投資,而是透過持有表彰指數標的股票權益的受益憑證來間接投資。

ETF基金以持有與指數相同之股票為主,分割成眾多單價較低之投資單位,發行受益憑證[1]。ETF商品將指數的價值由傳統的證券市場漲跌指標,轉變成具有流動性的資本證券,

指數成分股票的管理由專業機構來進行,指數變動的損益直接反映在憑證價值的漲跌中。因此,只會因為連動指數成分股內容及權重改變而調整投資組合之內容或比重以符合「被動式管理」之目的。

投資者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購買ETF:可以在證券市場收盤之後,按照當天的基金淨值向基金發行商購買(同開放式共同基金);也可以在證券市場上直接從其他投資者那裡購買

(同封閉式共同基金),購買的價格由買賣雙方共同決定。透過實物申購與買回機制,ETF市價可以貼近淨值。

ETF同時具備開放式基金的能夠申購和贖回的特性和封閉式基金的交易特性,被認為是過去十幾年中最偉大的金融創新之一。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ETF都是指數基金。

最早的ETF是1993年發行的標準普爾500指數ETF,此後,針對道瓊、那斯達克、羅素、威爾夏等指數的ETF紛紛問世。近年來又誕生了針對特定行業、國家、地區及原物料的特殊ETF。

絕大多數ETF的指數成分是股票,但基於固定收益證券、債券、商品和貨幣的ETF也在發展中。對於投資者來說,ETF的交易費用和管理費用都很低廉,持股組合比較穩定,

風險往往比較分散,而且流動性很高,單筆投資便可獲得多元化投資效果,節省大量之時間及金錢。

ETF的收益來源為:指數成分股的現金股利率、開放借券的獲利金額、指數成分股及權重調整時,在被動式基金交易中的買賣價差金額、指數成分債券之利息。

以0050來說可以說贏過一半的大盤 享有不遜於經理人的獲利

這也是目前來說台灣少數的ET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衣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